【卑躬屈膝是成语吗】“卑躬屈膝”这个词语,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非常恭敬、低声下气的样子。那么,“卑躬屈膝”到底是不是一个成语呢?下面将从定义、出处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卑躬屈膝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古代文献,用来形容人态度极其谦卑、讨好,甚至丧失尊严地向他人低头。它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,常用于批评那些没有骨气、一味迎合他人的人。
虽然“卑躬屈膝”由两个动词性词语组成(“卑躬”和“屈膝”),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了一个固定搭配,具有完整的语义,符合成语的构成特征。因此,可以确定“卑躬屈膝”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。
此外,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,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,常用于文学作品、新闻报道或日常交流中,表达对某些行为的不满或讽刺。
二、表格对比分析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是否成语 | 是(标准汉语成语) |
| 出处 | 出自《宋史·刘光世传》:“其人卑躬屈膝,甘为奴婢。” |
| 结构类型 | 联合式成语(由两个近义动词短语组成) |
| 词性 | 动词性成语(常作谓语、定语) |
| 语义 | 形容极度谦卑、讨好,失去尊严地向他人低头 |
| 情感色彩 | 贬义 |
| 使用场景 | 书面语为主,用于批评、讽刺、描写人物性格等 |
| 现代用法 | 常见于文学、新闻、评论等场合,如:“他为了升职,竟然卑躬屈膝,令人不齿。” |
三、结语
综上所述,“卑躬屈膝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而且是一个结构完整、意义明确、情感鲜明的常用成语。了解它的来源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汇,避免误用或滥用。
以上就是【卑躬屈膝是成语吗】相关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
